孩子們對於洗澡這件事情,總覺得十分麻煩,不大喜歡,對於要將水沖在頭上的清洗頭髮的障礙更是大,尤其是小兒子,怕水怕得很嚴重,每次老婆幫他洗頭髮,浴室裡就好像打仗一樣,至少要吵吵鬧鬧持續半小時以上,洗完澡出來,老婆的喉嚨已經因為教訓孩子,變得聲嘶力竭,小兒子則是一副虎口逃生,驚魂未定的神情,看他們精疲力盡的模樣,實在是萬分辛苦。

長時間這樣下來,一方面覺得這樣子實在太累,光是每天催趕孩子去洗澡,就要折騰個老半天,另一方面,我們都認為如此下去絕對不行,一定要想點辦法讓孩子喜歡洗澡,更要讓孩子克服對於水的恐懼感。

於是,我準備了一支塑膠小水槍、幾個橡皮玩具、兩副蛙鏡跟一罐巴斯克林,有計畫的安排著一切。找了比較空閒的一天,放好一浴缸的熱水,特意由我陪著孩子們一起洗澡,剛開始當然兩個兒子都老大不願意,半強迫的才進了浴室,不過隨著我的腳本演出,事情就慢慢有了變化。

「來,我們先洗頭,這樣子從頭往下沖比較方便。」

「不要!不要!不要!不要!」小兒子很快就躲到角落去。

「哥哥你過來,先戴上蛙鏡。」大兒子本來就沒有那麼怕水,因此比較不抗拒。

我舀起一盆水從大兒子的頭上淋下,有了蛙鏡的保護,好像就不是什麼問題,接著幫他加上洗髮精開始洗頭髮,他似乎覺得大家一起洗澡挺有趣的。

「弟弟你看,戴蛙鏡之後,水跟泡泡就不會跑到眼睛裡,一點都不可怕了。對不對啊?哥哥。」我開始對小兒子心戰喊話。

「對啊,而且戴蛙鏡好像戴墨鏡一樣,有很酷的感覺。」大兒子一邊附和我。

「可是嘴巴跟鼻子怎麼辦?我會不能呼吸會死掉!」小兒子仍舊嘗試抵抗,不過看得出來立場已經有點動搖。

「這樣好不好,你用手把嘴巴跟鼻子摀住,再把頭往前低,然後爸爸一次舀少一點水,就不會讓水噴到臉了。」

終於,小兒子在我循循善誘跟哥哥的親身經歷之下,願意妥協戴上蛙鏡洗頭,剛開始,他緊張兮兮地,身體緊繃地不得了,慢慢地適應之後,也開始跟我們嘻嘻哈哈,有說有笑。

克服了最困難的洗頭這一關,接下來就順利的多了。我們父子三人互相幫忙刷背,兒子把這當成一種遊戲一樣,在別人的背上抹出一堆泡沫,好像特別有趣,到後來,兩兄弟甚至開始爭著要刷我的背,最後,終於兩個人妥協願意輪流幫我刷背。

趁著氣氛很愉悅,我拿出秘密武器的塑膠小水槍,對著兩個孩子射擊,剛開始當然是驚叫不斷,過了一會兒,大兒子已經不大怕水槍,反倒是拿起水瓢舀水反擊,小兒子雖然還是不能直接面對水槍的射擊,至少他現在不會怕得非要用手摀住口鼻。不知不覺之間,在打水仗的歡樂裡,兩兄弟已經克服了大部分對於水的恐懼感,我的計畫也就成功了泰半。

盥洗好之後,在浴缸裡倒入一些巴斯克林,稍微攪拌一下,整缸的水都變成淡淡的橘色,還有一股香味隨著熱氣冉冉而上,對孩子來說,好像是變魔術一般,十分吸引他們。於是,父子三人一起擠進浴缸裡泡澡,拿著一些橡皮玩具,還有兩條毛巾跟水瓢,玩起了浮力的遊戲。

「來,你們看爸爸表演。」我用毛巾包覆住空氣再放到缸子的底部,輕輕擠壓,無數的小氣泡就從毛巾的細縫竄出,孩子們覺得十分驚奇,躍躍欲試。

然後,我又把水瓢倒扣住空氣壓在缸底,只要手一放開,水瓢就迅速往上衝刺,直到浮出水面。反覆做了好幾次,水花越噴越誇張,甚至常常噴得我們三人滿臉的水,我原本還擔心小兒子會因為水花而哭鬧起來,結果他不但沒有什麼特別反應,倒是很焦急的在旁邊吵著:「換我了!換我了!我也要玩!」

「你們洗澡要洗多久啊?趕快弄一弄出來吧!」老婆在浴室的門外大喊,這時我們父子三人一看才發現,手指的皮膚都已經因為長時間泡水而白白皺皺的,果然是玩得太久了。於是我催促著孩子們趕緊沖一沖清水,把身體擦乾,換好衣服。老婆一邊幫大兒子吹頭髮,我一邊幫小兒子擦頭髮,這時候,小兒子很期待地問著:「爸爸,我們下次再一起洗澡吧!」

「好啊,只要你們很乖,不要每次洗澡都在那邊拖拖拉拉,洗澡的時候又吵又鬧,那我就答應你。」

在此之後,我們父子三人又一起洗了好幾次澡,當然,我也找了許多機會,訓練兩個孩子可以直接用蓮蓬頭淋浴,而不再怕水。

原本洗澡是一件孩子討厭的事情,因為加入了一些趣味元素,中和了討厭的感覺,陪著孩子玩,邊玩邊潛移默化,不知不覺中,洗澡的麻煩,孩子們對於水的恐懼與排斥,都減少了許多。

校長爸爸的叮嚀:

有時候父母對著孩子大呼小叫,孩子被逼迫著去做不喜歡的事情,因為感覺不愉快,所以永遠都不可能自動自發,永遠都要父母親發脾氣了,才會不情願地移動腳步,做家長的越生氣,當孩子的只會越被動。有時候父母親用獎勵去利誘孩子,希望他變得比較積極,也許可以改善一些不良習慣,可是孩子也有自己的權衡,如果獎勵的誘惑並不能夠超過討厭事物的感覺,那麼即使設下獎勵,恐怕也是徒勞無功。

對孩子的教育,一定要軟硬兼施,並且隨時變化,不是靠著單純的金錢獎勵,或者是一味的嚴厲苛責,就可以改變其行為,有時候,用著趣味的方式,也能夠達到很好的效果,更重要的是,如果父母親願意帶頭做,有人帶領的情況之下,孩子才會更有執行的動力。

循序漸進的引導,讓孩子克服他討厭的問題,孩子的成長過程不僅需要父母親的指導,更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。所以如果要說獎賞,那親子之間的快樂是最有效的獎品,不只是獎勵了孩子,同時也是作父母最享受的家庭生活滋味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ell4510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