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長輩同住當然是有利有弊,如果要取其利去其弊,勢必要經過良好的溝通與調整,來協調出愉悅和諧的相處模式。
在孩子的照顧上,不同的時期,有不同的事項需要關注。例如,飲食上,在強褓時期、發育期和青春期,就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,營養需求都有不同,在這方面,長輩一定可以從旁提醒許多。
教育學習上,父母與祖父母可以分工合作。父母親負責啟發孩子的學習,帶領他識字、閱讀,指導孩子從遊戲之中,養成閱讀的好習慣,培養他吸收知識的興趣。祖父母可以在其他方面教育孩子,帶著小朋友勞動、做家事,從擦桌子
、收碗筷、折衣服、倒垃圾等等行為,讓他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;或者是陪孩子一起去公園、學校運動,對祖孫倆的健康而言,都有很好的幫助。
教育並不是只有知識的汲取,生活作息、禮節、興趣培養、休閒活動、價值對孩子的教育,父母親的確要負大部分責任,可是並不代表祖父母不能插手,只要分工妥當,親子教育就會更加輕鬆圓融,免去許多衝突。當孩子犯錯,需要教訓甚至處罰的時候,把孩子帶離開或進房內,不要在老人家面前處置,減少爺爺、奶奶維護著孫子的狀況,管教的分寸更好掌握,也讓家長立下規範與尺度時,不再因為祖父母有不同的態度,而給孩子一國兩制的感覺。
當家長與長輩有爭執的時候,盡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吵架或議論,夫妻其中一人把孩子帶開,或者是先讓情緒冷卻,另外找時間跟長輩溝通,減少成為孩子不良示範的可能性。讓問題專注於問題本身,化解衍生的狀況,只要稍加注意,即便是三代同堂的家庭,一樣能用單純的方式處理事情。
養育孩子的過程中,其實可以大大借重長輩的經驗,有些事情的處理方式,並不隨著時代而改變。尤其同一個家庭的人,個性、行為上都會很相似,偶爾遇到跟孩子的摩擦,或許跟三十年前與自己父母的衝突很相近,向老人家請益討論,遇到相同狀況,他當年是怎麼處理的,可能老人家會認為當初他處理的不妥當,有更好的方式去溝通。從請教的過程中除了表現對父母的尊重,更可能得到一些想法,來面對現在的問題。
觀建立、處事態度……等等,也都是教育的一環,而這些部分,就是做人做事的根本,不需要高深的學問和知識背景,即使老人家沒受過甚麼教育,也能教導。讓爺爺、奶奶帶著孫子去左鄰右舍串門子,學習大方地、有禮貌地作客,培養與人交際的能力;也許與孩子一起畫畫、一起玩撲克牌、聽他演奏樂器,一同探索孩子的興趣,在祖父母的鼓勵之下,孩子會更有信心、更加積極。
父母親養育我們至成家立業,要回報的實在太多,能夠住在一起,或者是住在附近,其實是為人子女很好的反哺機會。但是沒有距離、沒有技巧的相處,會衍生出許多生活上瑣碎的問題,也會影響到情緒、作息和孩子的教育問題。三代同堂的生活形態,其實利弊皆有,端看自己怎麼用智慧去調整、適應,從避免衝突到沒有衝突,相互的協助和照顧,藉助三代同堂的力量,有更多的時間休息、思考,有充分的人力分擔教養工作,有更溫暖的愛與關懷陪孩子成長,讓親子教育的效果更加事半功倍。
- Sep 24 Sat 2011 23:31
三代同堂的教育技巧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