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MG_1059.JPG  女兒從小就是一個慢節奏的人,她總是慢條斯理的,好像一點都不著急,她所表現出來的就是從容不迫。

  但是做父母的我們一向是急性子,我們受不了她的慢節奏,雖然是她的事情,但我們卻總是著急的不得了。這樣的事情一再發生,我們在旁邊聲聲地催促,當事人的她卻還是慢吞吞的,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監。

  小時候的她很可憐,因為我們一急起來,從用聲音催趕著,到最後耐不住性子就是動起手來,抓著她趕鴨子上架,幫她穿衣服,幫她拿東西,拖拉著她上車出門,一切的事情彷彿都在催促和責罵當中進行。

  所以,我們希望她起床盥洗穿衣服要快一點,我們要求她吃飯喝湯要快一點,我們希望她寫作業要快一點,我們要求她洗澡要快一點,我們要求她走路要快一點。幼小的她總是被催逼的一臉沮喪的表情。

  如此,孩子顯得很可憐,我們顯得很無奈很生氣,做父母的總覺得孩子太無所謂了,太不積極,太不負責了,才會做起事情這麼慢吞吞。

  當然孩子慢慢長大,越來越多的事情她必須自理,我們常常覺得很不耐煩,在旁邊看得火冒三丈,因為她依然故我,還是用她的節奏慢條斯理地去完成她的事情。這樣的日子很難過,但是隨著時間久了,慢慢地我們習慣了,因為我們發現她是可以把事情做好的,她是有責任感的,從來沒有因為拖拖拉拉而耽誤了事情。

  記得國中的時候,班上園遊會的海報由她負責要製作,我們看著她準備材料、工具,看著她動手,因為她的慢吞吞,我們最後不耐的決定上床睡覺不理她,第二天早上,我們發現海報做好了,很精緻很漂亮,讓人訝異這是出自於她的手,但是我們不知道她是在什麼時候完成的。

  越是隨著時間過去,孩子越是長大,我們越發現孩子節奏就是跟我們不同,我們開始覺悟她本來就不是我們的複製品,她並沒有不好,她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糟糕,她是她自己,是一個跟我們不一樣的人。

  我們必須承認,我們必須接受,尤其她已經是一個成熟的人,我們根本不可能代替她處理事情,我們更不可能每件事情都幫她做主。那她的事情要用她的方式她的節奏去完成,我們哪來的這麼多意見?為什麼要操這麼多的心?這是她的人生,應該由她主導。

  有一次,孩子的音樂老師,跟我們說,他好欣賞我們的女兒,欣賞她的從容不迫、穩重和她的優雅氣質,在團體裡,各項行為的表現得比同學要成熟多了,她的能力也比同年齡的孩子強多了,這時我們更清楚的知道,在別人的眼中,我們以為女兒的缺點竟然是一種優點。原來我們錯了,原來我們的標準錯了。

  這是父母的一種學習,是對孩子的真正了解,是對孩子真正的信任。我們本來就應該放手,我們本來就該接受他與我們的不同。所以,我們做父母的向孩子道歉了,道歉多年來我們的急躁,道歉我們的不瞭解,抱歉我們的自以為是,更重要的是讓她委屈了。

  所以這樣的慢節奏,現在我們看起來,無論做人做事發現她比我們優雅多了,她比我們自信多了,甚至是她比我們更深思熟慮。我們的急躁反而顯得有些不成熟和幼稚,我們卻一直以為我們這樣子是積極,這樣做為父母的覺悟和反思,是我們人生的重大成長。

  像我們這樣的父母太多了,總是以為自己是大人,自己有經驗,自己很成功。於是一直把孩子當成長不大的小孩,從來都不會去看自己的問題,一直想用自己的方式、自己的節奏,去教導小孩,要求小孩。卻不知道自己並不夠成熟,並不夠完美。常常以自己的經驗和個性套在孩子的身上,用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孩子,這往往犯下很大的錯誤,因為整個世界和社會原本就不是只有一種模式。

  而且我們並沒有真正的接納和尊重孩子,我們自以為是的社會經驗,我們自以為豐富的人生閱歷,並不是完全正確,並不見得十分高明,我們怎麼會拿自己的不成熟和不完美去要求孩子成熟、完美?這是極為愚蠢可笑的行為,多數的家長卻不自知。

  像是過去有很多父母硬要把一個左撇子的孩子改為使用右手,因為他自己習慣用右手,認為用左手就是怪異不方便,在強迫孩子改變的過程當中,有的深深傷害了孩子而不自覺。天生慣用左手的是孩子,慣用右手的是你,他們到底錯在哪裡?為什麼必須跟我們一樣才是對?這就是做父母最大的問題。

  快慢節奏是同樣的道理,一個負責任的人不一定要用很快的動作做事,不一定要講話快、走路快、做事快,重點在於是不是在時間內把事情順利地完成,提早完成也不代表是能力比較好。我們如果是個急性子看不慣慢動作,反過來說如果我們自己是個慢節奏的人,看不慣急性子,總覺得他們莽撞,覺得他們做人做事思慮不周。這一切都只是因為我們用自己的標準和經驗在看別人,批判別人。

  是不是能夠看得更清楚?是不是能夠給孩子更大的空間?只要方向沒有錯誤,為什麼我們需要操控孩子走路的腳步?為什麼我們連孩子走路的快慢節奏,都要用自己的標準來管理?所以說,放手是父母的聰明,尊重是一種智慧。

  親子關係裡面最悲哀的狀況就是不了解!不了解孩子的優點,不了解孩子的能力,不了解孩子的節奏,不瞭解孩子的想法。不管是哪一種的不了解,都是一種悲哀,因為生他養他,生活在一起那麼長的時間,竟然連自己的孩子都不了解。因為不了解,不接受,而對孩子產生不正確的要求,就是比悲哀還慘的悲慘。

IMG_1050.JPG 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ell4510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