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  學校的圍牆高不足一米,而且處處是出入口。完成之際,社區的民眾無不投以訝異的目光,而學生家長更是議論紛紛,更有熱心人士忍不住前來建議將牆加高以維護學生的安全。
  一個與以往傳統不同的想法與做法,果然不易被接受、認同。
  於是一次又一次的舉証、說明、宣導。
  多年前,螢橋國小的硫酸傷害事件是發生在圍牆內。
  近年,北一女中的學生遭灑硫酸事件是在圍牆外。牆裡、牆外,意外照樣發生,我們可以推論顯然事件與牆是無關的。
  史上,萬里長城的高牆也沒能抵擋住塞外游牧民族的入侵。我這麼說著。
  慢慢的,爭論的點過去了。
  質疑的時間過去了。
  大家不但接受了,而且還習慣了這矮牆。它讓視野開闊,外面的人可以欣賞學校的建築和翠綠的草坪,裡面的人可以欣賞風景,可以享受不被囚禁的感覺。
  處處是出入口的設計,讓清晨與黃昏時來學校運動休閒的人不必繞道進校門,也不必揹上翻牆的罪名。這樣的開放,讓學校減輕負擔,因為鄉坊居和路人隨時在幫我們看守著校園。
  這矮牆只是學校範圍的界線,而不是學校與社區的界限。當校園已成了他們生活空間的一部分,他們自然關心這塊地方,連心中的高牆也拆除了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ell4510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